包装印刷

柔印与其它印刷设计工艺的比较

来源:科印网作者:网络时间:2016/09/26 点击:
  1.柔印与数码印刷设计的角力
  数码印刷设计以其灵活、机动与快速的优势在Labelexpo Americas2010展会上成为一大看点,而短纸路的设计印刷为柔印标签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展会的众多柔印设备中也有所展示,那么短纸路的柔印与数码印刷设计相比谁换版更快?谁的损耗更低?
  目前,数码印刷设计在标签行业的关注度日益升温。借助计算机平台,数码印刷设计独有的特点是其他印刷设计工艺无法比拟的,但是综合成本又成了数码印刷设计的软肋。数码印刷设计的耗材价格普遍较高,这使得很多标签印刷设计企业面临着“买得起但用不起”数码印刷设备的局面。在整个标签市场中,短版活件和长版活件各占50%,4000米以下的标签短版活件绝对是数码印刷设计的领域,而长版活件对数码印刷设计的挑战将是成本。
  另外,数码印刷设计的调频网点将是一把成本与质量的双刃剑。数码印刷设计采用调频网点,但是传统印刷设计基本上采用调幅网点。有这样一种情况,当我们在进行市场推广的时候,因为是短版活件,往往采用数码印刷设计,这样速度快、成本低,调频网点的感观非常好。但当市场扩大,标签的需求增多,如果继续用数码印刷设计,成本问题就会凸现出来,这时候就需要用柔印或凸印来印刷设计,但柔印与凸印往往采用传统的圆形网点,即调幅网点,此时印刷设计质量就会有问题。姑且不说调频网点与调幅网点哪一个印得更漂亮,起码在同一个产品的标签上有差异,这在市场上是不可接受的。
  但若要求采用调幅网点来达到调频网点的印刷设计质量,从工艺与质量控制上来说非常难。因此希望大家在推广数码印刷设计时,当产品一锲入市场,就要考虑到产量增加时传统印刷设计调幅网点同数码印刷设计调频网点的衔接可行性问题,即最好能在初涉市场的第一个样品就采用数码印刷设计模拟调幅网点,为以后的衔接打好伏笔。除非数码印刷设计耗材的成本大幅降下来,而这在目前似乎还不大可能。
  2.柔印面临其他传统印刷设计方式的挑战
  柔印工艺面临其他印刷设计工艺的多重挑战:擅长表现高光小网点的胶印工艺挑战、低成本方面的凸印工艺挑战、擅长长版活件的凹印工艺挑战。虽然面临这些挑战,但柔印仍立足于不败之地,这主要是因为:①标签柔印的印版基本上都已采用了150~175线/英寸的加网线数,已经接近凹印与胶印的水准;②标签柔印Logo专色与标志色的色差控制,是其他印刷设计方式无法比拟的;③轮转柔印同多种工艺的有机结合,为提高标签的装饰性、增加标签的功能性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④柔印工艺的产能与成本。
  当前,标签印刷设计企业最关注的仍然是质量与成本。套准精度高、高光小网点的质量与层次表现好仍然是单张纸胶印的优势。标签行业是包装印刷行业中仅存的几个高利润行业,所以单张纸胶印也希望在这个行业中分得一杯羹。柔印网纹辊对色差的控制是其他印刷设计工艺无法比拟的。凸印的优势在于短纸路与低成本。总之,在竞争激烈的标签行业,产品的利润空间还是来自于质量与成本的综合考量。
  3.柔印与胶印、凸印工艺的对比
  传统标签印刷设计技术各有特点,以下比较柔印、胶印和凸印的得失。
  (1)柔印工艺在考核中的得失
  ①Lo g o与标志色的稳定性非柔印莫属;②印版加网线数、层次表现力低于胶印;③网点扩张小于凸印,产品质感优于凸印;④在中间调区域柔印网点的完整性使胶印望尘莫及,平网平服,不发花;(5)金属色的质感非常强,胶印无法比拟。
  (2)胶印工艺的得失
  ①印版加网线数达到200线/英寸,层次表现力最细腻;②单张纸传输的多色胶印与卷筒纸轮转传输的柔印、凸印同台竞艺,胶印的套印精度最高;③专色的色差控制与叠印色的色差控制比较难;④水墨平衡控制难度大,网点的完整性差;⑤临界点附近的网点跃变与搭接造成了平网的不平服;⑥以国际著名品牌的四色、五色单张纸胶印设备同轮转设备比较,虽然产品的印刷设计质量高,但在产品的产能、原材料利用水平、后道的离线加工成本等综合成本的比较上则明显暴露了短处。
  (3)凸印工艺的得失
  ①网点扩大对图像层次的损失;②凸印墨路对颜色密度的损失;③虽然没有网纹辊条件的束缚,但由于网点扩大使其无法挑战胶印的高加网线数;④色差控制不足;⑤C M Y K四色叠印稳定性不高。由此可见,凸印在欧美市场的不景气不是没有理由的。